
當你第一次來到台灣展開單車之旅,「吃」絕對是打開台灣文化的第一道門。台灣小吃不僅貼近在地生活,更是單車旅途中最美味的補給驛站。
從街角攤販到巷弄老店,無論是鹽酥雞、滷肉飯還是蚵仔煎,每一道小吃都是城市的縮影、文化的延伸。單車旅行雖然消耗體力,卻也讓人有機會大快朵頤、體驗各地風味。
本文精選超過10道經典台灣小吃,幫你補足能量、吃出驚喜,一趟「邊騎邊吃」的台灣之旅,從這份美食清單開始。
為什麼單車旅行一定要嚐遍台灣小吃?

🚴 單車旅行與在地風味的完美結合
騎單車是最貼近土地的旅行方式,而台灣小吃則是最接地氣的飲食體驗。從都市夜市到鄉間小鎮,你總能在轉角遇見一碗熱呼呼的滷肉飯,或一份現炸的鹽酥雞。這些美食讓你在每段旅程中都能嚐到不同地區的文化與味道,真正實踐「吃在地、騎在地」的深度旅行。
⚡ 體力補給與文化體驗一次滿足
單車旅行消耗大量體力,適時補充熱量至關重要。台灣小吃價格實惠、取得容易,而且大多熱量充足,是非常理想的能量補給來源。更棒的是,這些小吃背後往往藏著一段台灣歷史與在地故事,讓你在飽足之餘,也更了解這塊土地的文化底蘊。
🌏 小吃是了解台灣的第一步
對第一次來台灣的旅人來說,小吃不只是食物,更像是一種「入口的導覽」。從夜市的滷味到早市的蛋餅,每一口都是在地生活的縮影。你可以透過味蕾認識城市的步調、人情味與地方特色,讓旅程多了深度,也更有記憶點。
單車遊台灣必吃10+經典小吃推薦
台灣小吃 1|鹽酥雞(Popcorn chicken)
鹽酥雞是台灣小吃的經典代表之一,也是許多人宵夜的最愛。鹹酥雞通常會搭配九層塔一同油炸,再撒上胡椒粉、辣椒粉,香氣四溢、酥脆涮嘴,常常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有些鹹酥雞店家還會搭配甜不辣、豆干、四季豆、蔬菜等多樣炸物,讓你能夠一次吃到所有食材。
🔋 補給建議:騎乘結束後補充熱量用,不建議邊騎邊吃
📍 推薦地點:全台夜市幾乎都有,推薦台南武聖夜市
台灣小吃 2|牛肉麵(Taiwanese Beef Noodles)
牛肉麵是台灣經典的美食,牛肉麵主要可以分成紅燒與清燉兩種口味。紅燒牛肉麵以豆瓣醬、中藥、醬油等熬煮而成,口味較重、微辣開胃;而清燉牛肉麵則以蔬果與牛骨慢火燉煮,湯頭會呈現甘甜清爽。此外,牛三寶麵是經典組合,其中會包括牛腱、牛肚與牛筋三種部位,展現出鮮嫩、Q彈與嚼勁兼具的口感層次。台灣人吃牛肉麵時,可能還會依據喜好加入酸菜、辣椒、烏醋等調味品,為湯頭增添更多不一樣的變化。
🔋 補給建議:適合休息站時享用,補足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
📍 推薦地點:台北永康街牛肉麵、花蓮公正街也有在地人氣店
台灣小吃 3|蚵仔煎(Oyster Omelet)
蚵仔煎是傳統的台灣小吃之一,也是許多台灣人招待外國朋友時的首選美食。蚵仔煎由Q彈的粉漿與新鮮蚵仔組成,通常會加入一顆雞蛋與青菜,再煎至外層金黃酥脆,最後淋上甜鹹醬汁,使得風味濃郁、口感層次豐富。
新鮮蚵仔搭配滑嫩蛋皮與甜辣醬,鹹甜交織的台式經典。
🔋 補給建議:適合傍晚收車後小吃一份,滿足口腹之欲
📍 推薦地點:台南花園夜市、基隆廟口夜市
台灣小吃 4|滷肉飯(Braised Pork Rice)
滷肉飯是台灣小吃中的經典代表之一,以滷汁濃郁、飯香四溢著稱,常見於各地小吃店,也可作為正餐。滷肉飯最早起源於物資貧乏時期,使用碎肉及豬皮一同滷製,演變成深受喜愛的台灣小吃。有些店家會搭配滷蛋、青菜、貢丸湯,便是一份令人滿足的套餐,也是外國旅客來台灣必嚐的國民美食之一。
🔋 補給建議:高熱量、飽足感強,適合作為中午正餐
📍 推薦地點:台北雙連圓仔湯、嘉義民主火雞肉飯附近也常附滷肉飯
台灣小吃 5|豆花/剉冰(Tofu Pudding / Shaved Ice)
在騎乘一整天之後,來碗冰涼豆花或剉冰,無疑是最療癒的選擇。豆花以滑嫩綿密的質地著稱,加上清香微甜的糖水,入口即化,帶來細緻爽口的滿足感;而剉冰則以碎冰為基底,可以搭配紅豆、綠豆、粉粿、芋圓、仙草、愛玉,或是當季水果與煉乳,色彩繽紛、口感層次豐富。這些傳統甜品不只是夏季消暑的良伴,更是許多台灣人從小吃到大的美食。
🔋 補給建議:騎乘後補充水分與糖分,建議午後或傍晚食用
📍 推薦地點:
台南裕成水果冰:芒果剉冰與綜合水果冰人氣超高
台北豆花莊(寧夏夜市旁):傳統花生豆花與薏仁豆花深受好評
花蓮廟口愛玉冰:天然愛玉、古早味糖水清爽消暑
💡 小提醒:夏季午後冰店常有排隊人潮,建議安排在非尖峰時段享用更愜意。
台灣小吃 6|小籠包(Soup Dumplings)
小籠包為台灣經典麵食小吃之一,主要特色在於薄透外皮加上內餡,經過蒸煮後呈現湯汁飽滿的狀態。小籠包的內餡以豬肉為主,食用時可以搭配薑絲或辣油,能夠中和油脂並解膩,可以當成早午餐或晚餐。
🔋 補給建議:富含蛋白質與澱粉,適合當作早午餐或騎乘後正餐
📍 推薦地點:
台北鼎泰豐(信義店)
台中阿忠小籠包
高雄苓雅市場蒸籠點心
台灣小吃 7|胡椒餅(Pepper Pork Bun)
胡椒餅是非常受歡迎的台灣小吃,外皮酥酥脆脆使用多種麵粉混合,內餡則是使用絞肉加大量青蔥,再加上胡椒粉等香料並灑上芝麻,最後放入烤爐高溫烘烤。胡椒餅吃起來鹹香帶辣,無論當成正餐或下午點心都很適合。
🔋 補給建議:飽足感高、方便手拿食用,適合當作下午點心或快速能量補充
📍 推薦地點:
台北饒河街胡椒餅
台中逢甲夜市人氣烤餅攤
基隆廟口夜市胡椒餅攤位
台灣小吃 8|鹹粥(Savory Congee)
台灣鹹粥有南北差異:北部常見用生米慢熬成綿密口感,佐豬骨湯頭與油條;南部則為「湯泡飯」風格,將白飯泡入魚骨湯中,湯頭清甜、米粒分明。常見配料有虱目魚、蚵仔或魚腸,是當地人日常早餐或宵夜選擇。
🔋 補給建議:溫和易消化,適合清晨補能或身體疲勞時的舒食
📍 推薦地點:
高雄鹽埕無名鹹粥
台南鴨母寮市場虱目魚粥
台北延三夜市蘿蔔絲粥
台灣小吃 9|香腸(Taiwanese Sausage)
香腸是常見的台灣小吃,通常以豬肉為主要餡料,搭配大蒜、香料和獨特的醬料,再經過炭火烤製,外皮焦脆、內餡多汁,帶有濃郁的煙燻香味。有些攤位會將香腸和蒜片搭配一起吃,或是結合大腸麵線、鹽酥雞、大腸包小腸,成為別有風味的台灣小吃之一。
🔋 補給建議:適合短停時享用,補充蛋白質與油脂能量
📍 推薦地點:
花蓮東大門夜市碳烤香腸攤
台南赤崁樓周邊小吃攤
新竹城隍廟香腸伯
台灣小吃 10|珍珠奶茶(Bubble Milk Tea)
珍珠奶茶是來台灣一定要喝的手搖飲,也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飲品之一。珍奶由彈牙的珍珠和香濃的奶茶組合,在台灣的大街小巷,幾乎隨處可見手搖飲料店,每家店也使用不同的茶葉、配料組合做成創意珍奶。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季,一杯要喝上一杯珍珠奶茶!
🔋 補給建議:糖分高,適合消暑與快樂感補充
📍 推薦地點:高雄冰屋、台北春水堂、台南冰鄉
台灣小吃 11|肉圓(Taiwanese Meatball)
肉圓以其獨特的口感和豐富風味深受台灣人民的喜愛。肉圓擁有悠久的歷史,外皮由地瓜粉製成,口感Q彈有嚼勁;而內餡則以豬肉、竹筍為主要食材為主,鹹香可口。傳統的製作方法雖然簡單,但唯有精湛的手藝才能做到外皮晶透、內餡緊實。
肉圓的烹調方式有蒸煮和油炸兩種,形成台灣南北風味不同。中北部地區多以油炸為主,外皮酥脆、彈牙、油香四溢;而南部地區多數為清蒸,外皮柔軟、口感清爽,是外國遊客到訪台灣時必嚐的經典美食。
🔋 補給建議:油脂略高,不建議空腹吃,可當下午茶補充熱量
📍 推薦地點:彰化北門口肉圓、南投草屯老街
台灣小吃 12|臭豆腐(Stinky Tofu)
雖然有許多外國旅客不敢吃臭豆腐,不過臭豆腐真的是台灣小吃的代表之一。臭豆腐的製作過程很有特色,會將豆腐發酵後再進行油炸,形成外皮酥脆,內餡柔軟鬆軟的口感。雖然其特殊的氣味常讓人卻步,但俗話說越臭越好吃,越臭的臭豆腐搭配酸甜泡菜,是許多人的最愛!
🔋 補給建議:氣味較重,建議作為晚餐後點心
📍 推薦地點:玉里臭豆腐
台灣小吃 13|虱目魚(Milkfish)
台南的虱目魚料理是台南經典的美味小吃,虱目魚以其鮮嫩的魚肉和無刺的特點著稱,是台灣小吃中不可或缺的代表。無論是搭配熱騰騰的魚湯、清香的魚粥,還是滷得入味的魚肚,或者是煎司目魚肚,虱目魚的每一種料理都能帶來濃郁的鮮味與口感。如果將切段的虱目魚與特製醬汁結合,更能展現魚肉的鮮美與風味,來台南玩千萬不要錯過虱目魚!
🔋 補給建議:蛋白質豐富,適合做為正餐或騎乘後補給
📍 推薦地點:
台南小北成功市場:在地人推薦的虱目魚早餐天堂
阿堂鹹粥:招牌虱目魚肚粥深受旅人喜愛
文章牛肉湯附近小吃攤:常有美味的虱目魚便當可選
💡 小提醒:台南多數虱目魚店早上營業,建議安排為早餐或早午餐補給。
台灣小吃 14|炸雞排(Taiwanese Fried Chicken Cutlet)
超大片外酥內嫩的雞排,夜市裡香味四溢,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街頭炸物。
🔋 補給建議:高熱量炸物,建議騎乘後當宵夜享用
📍 推薦地點:台北士林夜市、高雄瑞豐夜市
台灣小吃 15|魯味(Braised Snacks / Lu Wei)
多種食材滷透後切盤,鹹香入味、組合自由。
🔋 補給建議:蛋白質與澱粉兼具,適合搭配白飯作為簡餐
📍 推薦地點:新竹城隍廟口、小七夜市流動攤
台灣小吃 16|大腸包小腸(Taiwanese Sausage with Sticky Rice)
糯米腸包裹香腸,再佐蒜片與醬料,是創意台式「熱狗堡」。
🔋 補給建議:體積小巧,方便單手拿,適合路邊短暫停車享用
📍 推薦地點:花蓮東大門夜市、宜蘭羅東夜市
台灣小吃 17|刈包(Gua Bao / Taiwanese Pork Belly Bun)
俗稱「虎咬豬」,以蓬鬆白饅頭夾入滷五花肉、酸菜與花生粉。
🔋 補給建議:補充蛋白質與油脂,適合中途停點時享用
📍 推薦地點:台北藍家刈包、台中第二市場
台灣小吃 18|芒果冰(Mango Shaved Ice)
如果說單車旅途中的風景讓人感動,那麼一碗冰涼爽口的芒果冰,絕對是讓你瞬間幸福加倍的魔法。在盛夏的台灣,金黃色的愛文芒果香甜多汁,搭配細緻綿密的剉冰與濃郁煉乳,有時還會加入芒果冰淇淋或奶酪,成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消暑甜品之一。
對單車旅人來說,芒果冰不只是解渴,更是一種獎勵與享受。當你經歷炎熱騎乘後,坐在涼爽的冰店裡,挖下一口冰、感受芒果香氣在口中綻放,那種滿足無可取代。
🔋 補給建議:糖分含量高、冰品解暑,建議在騎乘後享用,不宜空腹吃
📍 推薦地點:
台南冰鄉:夏季限定,愛文芒果與手工冰品搭配極致
高雄冰屋:選用當季水果與創意搭配,深受年輕人喜愛
台北永康街思慕昔:觀光客必訪,份量十足、視覺吸睛
💡 小提醒:芒果冰多為夏季限定,建議5月到9月前往較容易吃到當季水果版本。
台灣小吃 19|筒仔米糕(Glutinous Rice Tube Pudding)
將糯米與肉燥塞入竹筒模具蒸熟,再搭配特製甜辣醬,是台灣庶民最愛的古早味之一。米香濃郁、肉汁飽滿,一口下去能感受到濃厚的家鄉風味。
🔋 補給建議:體積小、熱量高,適合短暫休息時補能
📍 推薦地點:台中第二市場、嘉義民權路黃家米糕、台南永樂市場
台灣小吃 20|碗粿(Savory Rice Pudding)
用在來米漿蒸製而成,裡面包有瘦肉、香菇、蝦米等餡料,再加上蒜泥與醬油膏,口感滑順又有層次,是台南與高雄地區常見的早餐點心。
🔋 補給建議:消化負擔低、鹹香有味,適合早餐補給
📍 推薦地點:台南富盛號、旗津市場阿嬤碗粿、高雄苓雅市場
台灣小吃 21|甜不辣(Taiwanese Tempura)
將各式魚漿製品與米血、豆腐滷煮後,佐以特製甜醬,是冬天熱食首選。口感Q彈、鹹香暖胃,是夜市常見的快速補給小吃。
🔋 補給建議:熱量適中,適合涼天補能或晚餐點心
📍 推薦地點:台北南機場夜市、花蓮東大門夜市、高雄三民市場
台灣小吃大比拚
台灣小吃 | 特色 | 騎士適合食用時間 |
鹽酥雞(Popcorn Chicken) | 炸物香酥、香氣濃郁 | 結束騎乘後,適合作為宵夜或放鬆享用 |
牛肉麵(Taiwanese Beef Noodles) | 濃郁湯頭與Q彈麵條 | 午餐或傍晚騎乘後的正餐 |
蚵仔煎(Oyster Omelet) | 海鮮與蛋香交織、醬汁濃郁 | 傍晚休息點或收車後 |
滷肉飯(Braised Pork Rice) | 鹹香肉燥、經典庶民料理 | 午餐或正餐補給 |
豆花/剉冰(Tofu Pudding / Shaved Ice) | 冰涼甜品、滑嫩綿密 | 夏日午後騎乘後消暑補糖 |
小籠包(Soup Dumplings) | 薄皮爆汁、搭配薑絲醬油 | 早午餐或騎乘後正餐 |
胡椒餅(Pepper Pork Bun) | 酥脆餅皮、胡椒肉餡香辣 | 下午補給、短停小點 |
鹹粥(Savory Congee) | 清爽湯頭、南北風味各異 | 早餐或清晨出發前補給 |
香腸(Taiwanese Sausage) | 焦脆外皮、蒜香濃郁 | 短停或宵夜、快速能量補給 |
珍珠奶茶(Bubble Milk Tea) | Q彈珍珠、奶香濃厚 | 炎熱天氣解渴、補糖補水 |
肉圓(Taiwanese Meatball) | Q彈外皮、多汁肉餡 | 下午茶或短暫停車時享用 |
臭豆腐(Stinky Tofu) | 酥炸外皮、氣味獨特 | 晚餐後或夜市休息點 |
虱目魚(Milkfish) | 魚肉細緻、無刺口感 | 早餐或午餐作為主食 |
炸雞排(Taiwanese Fried Chicken Cutlet) | 外酥內嫩、份量十足 | 晚餐或結束騎乘後享用 |
魯味(Braised Snacks / Lu Wei) | 滷製多樣配料、鹹香夠味 | 正餐搭配飯或單吃皆宜 |
大腸包小腸(Taiwanese Sausage with Sticky Rice) | 米腸包香腸、鹹香開胃 | 短停快速補給小食 |
刈包(Gua Bao / Taiwanese Pork Belly Bun) | 鬆軟饅頭夾滷肉、酸菜 | 午餐或下午點心 |
芒果冰(Mango Shaved Ice) | 夏季限定、果香冰爽 | 騎乘後消暑甜品 |
筒仔米糕(Glutinous Rice Tube Pudding) | 糯米入味、濃郁肉香 | 午餐或點心皆可 |
碗粿(Savory Rice Pudding) | 米漿蒸製、滑順鹹香 | 早餐或早午餐補給 |
甜不辣(Taiwanese Tempura) | 關東煮風味、口感多元 | 晚餐或冷天熱補推薦 |
沿途小吃補給站推薦|從北到南騎到哪吃到哪!
台灣各地小吃風味不同,若你計畫騎行台灣幹道、河濱、自行車道或環島路線,以下推薦幾條單車熱門路線與沿線小吃補給站,讓你邊補能量、邊吃美食、邊認識在地文化。
📍 路線1:淡水河自行車道(台北市)
推薦停點:大稻埕碼頭、迪化街口、淡水老街
補給小吃:
滷肉飯、魯味(大橋頭夜市)
胡椒餅、豆花(淡水老街)
牛肉麵、小籠包(延平北路周邊)
📍 路線2:東豐綠色走廊 & 后豐鐵馬道(台中)
推薦停點:石岡車站、情人木橋、后里馬場
補給小吃:
筒仔米糕、碗粿(台中第二市場)
魯味、鹹粥(豐原廟東夜市)
豆花、甜不辣(后里老街)
📍 路線3:台南安平 → 花園夜市路線
推薦停點:安平老街、神農街、花園夜市
補給小吃:
虱目魚粥、鹹粥、蚵仔煎(安平區)
牛肉湯、鹽酥雞、炸雞排(花園夜市)
刈包、臭豆腐、珍珠奶茶(海安路沿線)
📍 路線4:高雄愛河自行車道 → 駁二藝術特區
推薦停點:鹽埕區、新堀江、駁二倉庫
補給小吃:
小籠包、四神湯(鹽埕區美食街)
台灣香腸、大腸包小腸、肉圓(六合夜市)
芒果冰、剉冰、珍珠奶茶(高雄冰屋、愛河沿線冰品店)
📍 路線5:花東海岸線(台東成功 → 花蓮市)
推薦停點:成功鎮、玉里鎮、光復糖廠
補給小吃:
飛魚便當、米苔目(成功漁港)
魯味、香腸(玉里夜市)
剉冰、愛玉、豆花(花蓮廟口)
📍 路線6:環島騎乘熱門段落(苗栗 → 嘉義)
推薦停點:通霄、彰化鹿港、嘉義文化路
補給小吃:
胡椒餅、刈包(彰化火車站周邊)
魯肉飯、碗粿(嘉義東市場)
肉羹湯、關東煮、甜不辣(沿線加油站與夜市攤)
📌 小提醒:許多熱門小吃集中在夜市、火車站附近、市場區域,建議安排每日早午晚三個主要補給點,避開空腹或脫水狀況。

在地台灣小吃推薦店家
地區 | 台灣小吃 | 推薦地點/店家 |
北部 | 小籠包(Soup Dumplings) | 台北鼎泰豐、台中阿忠小籠包、高雄苓雅市場 |
北部 | 滷肉飯(Braised Pork Rice) | 台北雙連圓仔湯、嘉義民主火雞肉飯 |
北部 | 牛肉麵(Taiwanese Beef Noodles) | 台北永康街牛肉麵、花蓮公正街牛肉麵 |
北部 | 胡椒餅(Pepper Pork Bun) | 台北饒河街胡椒餅、逢甲夜市、基隆廟口夜市 |
北部 | 芒果冰(Mango Shaved Ice) | 台南冰鄉、高雄冰屋、台北思慕昔 |
北部 | 蚵仔煎(Oyster Omelet) | 台南花園夜市、基隆廟口夜市 |
北部 | 豆花/剉冰(Tofu Pudding / Shaved Ice) | 台南裕成水果冰、台北豆花莊、花蓮廟口愛玉冰 |
北部 | 香腸(Taiwanese Sausage) | 花蓮東大門夜市、台南赤崁樓周邊、新竹城隍廟香腸伯 |
北部 | 魯味(Braised Snacks / Lu Wei) | 新竹城隍廟、小七夜市流動攤 |
北部 | 鹹粥(Savory Congee) | 高雄鹽埕無名鹹粥、台南鴨母寮市場、台北延三夜市 |
中部 | 刈包(Gua Bao / Taiwanese Pork Belly Bun) | 藍家刈包、台中第二市場 |
中部 | 筒仔米糕(Glutinous Rice Tube Pudding) | 台中第二市場、嘉義黃家米糕 |
中部 | 肉圓(Taiwanese Meatball) | 彰化北門口肉圓、南投草屯老街 |
中部 | 臭豆腐(Stinky Tofu) | 台中逢甲夜市、台南花園夜市 |
南部 | 甜不辣(Taiwanese Tempura) | 南機場夜市、花蓮東大門夜市、高雄三民市場 |
南部 | 碗粿(Savory Rice Pudding) | 台南富盛號、旗津市場、高雄苓雅市場 |
南部 | 虱目魚(Milkfish) | 台南小北成功市場、阿堂鹹粥 |
東部 | 大腸包小腸(Taiwanese Sausage with Sticky Rice) | 花蓮東大門夜市、羅東夜市 |
全台 | 鹽酥雞(Popcorn Chicken) | 台北士林夜市、高雄瑞豐夜市 |
全台 | 炸雞排(Taiwanese Fried Chicken Cutlet) | 士林夜市、六合夜市 |
全台 | 珍珠奶茶(Bubble Milk Tea) | 春水堂、五十嵐、COCO都可 |
哪裡吃最道地?從北到南的台灣小吃地圖

台北中山/萬華:街邊老店不容錯過
台北中山與萬華區是台北地區有眾多台灣小吃的地方。以龍山寺為中心,周邊小吃林立,有傳統肉粥、炒米粉、羹湯等等;華西街夜市內也有多間美食入選米其林必比登,像是藥燉排骨、雙連市場的豆花;而萬華地區內有多間百年老店,融合傳統與現代文化,各種街邊老店真的不能錯過!
台中與彰化:在地肉圓與碗粿經典
台灣中部肉圓、碗粿聞名。這裡的小吃保留古早風味,又創新多樣,這些小點心常見於傳統市場與巷弄街邊的小攤販,外觀樸實,卻隱藏讓人讚不絕口的手藝。肉圓外皮Q彈、內餡鹹香,經過油炸或清蒸後配上特製醬料,口感豐富多層次;碗粿則以在來米漿製作,上層鋪上香菇、滷肉或蝦米,淋上醬油膏後更好吃。
台南:小吃之都,巷弄藏美味
來台南一定要吃台灣小吃!台南不只是文化古都,更是台灣美食的經典地區,像是牛肉湯、蝦仁飯、棺材板,每一道美食都是來台南必吃。早上可以先喝一碗牛肉湯暖胃,午餐來碗蝦仁飯,再去安平古堡、赤崁樓等古蹟逛逛,沿途還能品嘗一些小點心、傳統甜品。
花東:海鮮小吃與原民風味料
花東地區是台灣景色非常漂亮的地區之一,可以看見壯麗山海景觀,也有許多充滿原民風味的小吃。像是馬告香腸、小米麻糬、野菜、各式海鮮,新鮮又美味,充滿各式台灣小吃,是來台灣一定要造訪的地區!
台灣小吃進食建議|如何吃得開心又不影響騎乘狀態?

吃是旅行的一部分,對單車旅人來說更是如此。不過「吃什麼、什麼時候吃、吃多少」都會直接影響騎乘狀態與身體感受。本段幫你整理騎乘前中後的進食策略與常見小吃建議,吃得聰明、騎得順暢!
🍙 騎車前吃:選擇清爽、低油脂的早餐或點心
目標: 提供穩定熱量來源,避免腸胃負擔與血糖起伏。
推薦品項:
清粥小菜(如鹹蛋、豆棗、麵筋)
古早味飯糰(飯+菜脯+油條,熱量充足但不油膩)
無糖豆漿+地瓜/蛋
鹹豆漿、蔥油餅(乾煎型)
避免食物:
油炸類(炸蛋餅、酥餅、燒餅夾油條)
甜點與手搖飲(高糖但營養低)
補充建議: 騎車前 60–90 分鐘用餐最理想,避免餐後立即運動引發胃脹或反胃。
🥢 途中補給:少量多樣、分段式進食更輕鬆
目標: 維持體力與專注力、避免血糖過低,減少「吃太飽後昏沉」的狀況。
推薦品項:
米粉湯、麵線羹(溫熱、好消化)
滷味(選豆干、海帶、蛋、米血等高蛋白低脂項)
關東煮(甜不辣、白蘿蔔、竹輪)
肉包或刈包(半份即可,避免吃太油)
一小杯豆花、愛玉冰、冬瓜茶(糖分補給)
實用技巧:
每 2 小時補一次少量食物
攜帶小零食如堅果、能量棒、香蕉備用
不熟悉的路線,建議利用 7-11、全家做為備案補給點
注意事項: 避免一次進食太多,容易導致「騎不動」、「頭暈」或「昏沉想睡」等症狀。
🍽️ 騎完大吃:晚上再好好享受重口味的經典美食
目標: 放鬆犒賞自己、補充一天的消耗,但也要留意腸胃負擔與睡眠品質。
推薦品項:
鹽酥雞(少加胡椒與辣,避免過刺激)
蚵仔煎(富含蛋白質與微量元素)
滷肉飯(補充碳水與油脂)
臭豆腐(選酥炸型或清蒸型,酌量吃)
珍珠奶茶(少糖少冰,補水也解饞)
吃法建議:
可搭配一碗湯或無糖茶類幫助消化
避免晚餐後立即上床,可散步或進行低強度活動促進代謝
若隔天還要騎乘,晚餐仍以 7–8 分飽為宜
🤝 吃喝有節制,旅程才有續航力
目標: 在不過量的情況下體驗更多在地小吃,享受「騎+吃」雙重樂趣。
聰明吃法:
採用「共食制」:2–3人共吃一份,大家都能試口味
小吃走法:以每站 1–2樣為原則,預留胃的空間給下一站驚喜
應用地圖標記:事先規劃補給點與美食站,避免餓過頭或暴食
裝備建議:
自備環保筷、餐盒,方便共食與分裝
攜帶濕紙巾、牙線棒等,騎後快速清潔口腔與手部
隨時補水!騎乘中與吃小吃時都需注意水分攝取
⏰ 台灣小吃進食時機懶人包
騎乘階段 | 推薦小吃 | 注意事項/補給建議 |
騎乘前 | 清粥小菜、豆漿油條、飯糰、無糖豆漿+蛋 | 避免炸物、甜食,騎前60–90分鐘用餐 |
途中補給 | 米粉湯、滷味、甜不辣、刈包、豆花 | 每2小時少量進食,避免暴食 |
騎乘後 | 鹽酥雞、蚵仔煎、滷肉飯、臭豆腐、珍珠奶茶 | 搭配清湯/無糖茶,避免立即上床休息 |
全時段原則 | 與旅伴共食、每站1-2樣、預留胃空間 | 自備環保餐具、保持補水 |
結語
第一次來台灣,一定要吃吃看台灣小吃!無論是在市區內短程騎車,或是長距離的單車之旅,台灣小吃一定能夠成為你記憶中最難忘的風景!
參考資料:
韓國美食家白種元大推的台灣美食!肉粥、珍珠奶茶、烤香腸⋯12家「台北在地名店」攻略果然超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