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聽過「四極點環島」嗎?這不只是一般的單車環島,更是一趟騎士才懂的極限挑戰。從台灣的最北點富貴角燈塔出發,連接東部的三貂角、南部的鵝鑾鼻,再繞至西部的國聖埔燈塔,完整騎遍台灣的東南西北四個地理極點,全長超過一千公里,是許多單車族心中的夢幻路線。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什麼是四極點環島、怎麼規劃路線、所需時間與裝備,以及完成這趟旅程的實用建議與感動故事,無論你是第一次挑戰環島,還是準備升級路線的資深車友,都能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四極點挑戰方式。
「四極點環島」是指在單車環島行程中,特別延伸至台灣的四個地理極端點:最北點富貴角、最東點三貂角、最南點鵝鑾鼻、最西點國聖埔,將這四個燈塔串聯起來,完成一圈完整的極點旅程。這不僅增加了總騎乘距離與難度,也讓整趟環島更具象徵意義與挑戰性。
台灣環島一圈幾公里:四極點環島至少1,200公里。
相較於多數人所熟悉的「濱海環島路線」,四極點環島需要更多的繞道與地形挑戰,例如最西點國聖埔燈塔周邊道路狹小、富貴角燈塔需額外轉入山路,對導航與體力都有更高要求。但也因如此,每一個極點的到達,都是對自我毅力與意志力的一次突破。
台灣環島一圈幾公里:傳統單車環島900-1,000公里。
隨著台灣單車旅遊的普及,不少資深車友開始尋求「升級版」的環島體驗,而四極點環島正好提供了結合地理象徵、路線變化與冒險感的進階路線。這不只是體能上的挑戰,更是一場心靈與土地的深度對話。
如果你已經完成過一次傳統環島,不妨把四極點環島作為下一個人生成就解鎖的目標!
馬修單車為大家整理了四極點單車的環島地圖,以及經緯度座標。
地點 | 經度 | 緯度 |
富貴角燈塔 | 25.2675 | 121.5015 |
三貂角燈塔 | 25.0594 | 121.8832 |
鵝鑾鼻燈塔 | 21.9442 | 120.8237 |
國聖港燈塔 | 23.0828 | 120.1589 |
這四個燈塔都是全天開放的景點,而且都不需要門票,非常適合騎單車的朋友前往打卡。
每個燈塔附近都有基本的休息設施,包括停車場和廁所,部分地點還有飲水機,不用擔心補給問題。
想完成真正的「四極點環島」,你需要實地騎到台灣的東南西北四個地理極點,並到燈塔前拍照、打卡,留下這趟壯舉的紀錄。以下為每個極點的具體位置與特色簡介,讓你在規劃路線時更有方向。
📍GPS 座標:25.2971° N, 121.5299° E
🗺️交通建議:從淡水或三芝方向騎乘接北海岸公路,可延伸至燈塔步道。
📸打卡亮點:白色燈塔建於日治時期,遠望海天一線,風勢強勁,是北海岸著名地標。
🚴 小提醒:從富貴角燈塔步道入口至燈塔約1公里,需步行或牽車前進。
📍GPS 座標:25.0056° N, 121.9421° E
🗺️交通建議:可從福隆站出發,經草嶺古道或濱海公路抵達三貂角。
📸打卡亮點:台灣唯一可以近距離接觸的「最東燈塔」,視野遼闊,可俯瞰東北角海岸。
🚴 建議搭配「舊草嶺環狀自行車道」作為進出路線,路況良好、景觀優美。
📍GPS 座標:21.8995° N, 120.8522° E
🗺️交通建議:可由墾丁南下接200號縣道,直通鵝鑾鼻公園。
📸打卡亮點:鵝鑾鼻燈塔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園區規劃完善,有販賣部與補水點。
🌞 白天炎熱,請注意防曬與補水,特別是從恆春鎮騎過來這段多為無遮蔽路段。
📍GPS 座標:23.8556° N, 120.0594° E
🗺️交通建議:從台17線七股區繞進產業道路,終點為燈塔小路。
📸打卡亮點:位於鹽田與紅樹林濕地旁,地勢平坦但較偏僻,建議事先確認導航與路況。
🚴 建議白天造訪,避免夜間導航困難,也可順遊七股鹽山或黑面琵鷺保護區。
完成四極點環島,不只是騎一圈這麼簡單,還要串聯四個極點並兼顧體力、路線風景與住宿補給。因此,在規劃時必須考量整體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進出城市(如台北、高雄或花蓮),以及每日的騎乘距離與景點安排。
順時針方向因「西岸平坦、東岸起伏大」,可以將挑戰留到後段,讓身體有時間適應,是多數初次挑戰者推薦的方式。
天數 | 起點 → 終點 | 建議距離 | 備註 |
---|---|---|---|
Day 1 | 台北 → 富貴角 → 基隆 | 約70 km | 起點設於台北,繞富貴角後可夜宿基隆或福隆 |
Day 2 | 基隆 → 三貂角 → 宜蘭 | 約85 km | 完成最東點,沿北濱公路至宜蘭市區補給 |
Day 3 | 宜蘭 → 花蓮 | 約110 km | 東部長距離日,注意補水與路況安全 |
Day 4 | 花蓮 → 台東 | 約160 km | 最硬一天,可考慮分段或搭火車 |
Day 5 | 台東 → 鵝鑾鼻(最南點) | 約130 km | 抵達第三極點,可夜宿墾丁或恆春 |
Day 6 | 鵝鑾鼻 → 高雄 | 約120 km | 西岸開始,地形較平穩 |
Day 7 | 高雄 → 台南 → 七股國聖埔 | 約90 km | 繞進最西點,注意地圖導航 |
Day 8 | 七股 → 嘉義 → 雲林 | 約80 km | 農村路段,風景舒緩 |
Day 9 | 雲林 → 苗栗 → 桃園 | 約120 km | 拉長戰線,適合體能良好者 |
Day10 | 桃園 → 新北 → 台北 | 約80 km | 完成閉環,可打卡紀念照 |
逆時針走法一開始就遇到台灣西部車流多、紅綠燈頻繁的市區路段,前段心理與體能壓力稍大。但優點是東岸壯麗海景會落在後段,有助提升完騎動力。
Day 1:台北 → 桃園 →新竹 → 苗栗(以西濱快速道路為主)
Day 2:台中 → 彰化 → 台南 → 七股(接國聖埔)
Day 3:高雄 → 屏東 → 鵝鑾鼻(完成最南點)
Day 4:東港 → 台東 → 花蓮
Day 5:花蓮 → 宜蘭 → 三貂角
Day 6:基隆 → 富貴角 → 台北(完成環線)
🚴 適合已熟悉西部路況或不怕市區騎行者,建議避開早晚尖峰時段。
四極點並不都在線上傳統環島路線上,因此你會需要「繞進繞出」,這會讓每日里程變長,規劃上建議:
先設定「極點進出支線」再補回主環島路線
配合 Google Maps 與離線地圖 App(如 Komoot、Ride with GPS)
可加入的經典景點:
北部:淡水老街、九份、草嶺古道
東部:三仙台、伯朗大道、多良車站
南部:墾丁白沙灣、龍磐公園
西部:台南鹽山、嘉義故宮南院
四極點環島的總距離約為 1,100–1,200 公里(根據繞點路線不同而異),比一般傳統環島多出至少 100 公里。建議根據個人騎乘經驗、體能狀況、裝備重量(是否載行李)、是否有支援車等條件,選擇合適的騎乘天數。
以下為三種常見騎乘天數的分配建議,並包含每日里程、建議地點與騎乘特性說明:
天數 | 起點 → 終點 | 距離 | 騎乘特色 |
---|---|---|---|
Day 1 | 台北 → 富貴角 → 基隆 → 福隆 | 100–120km | 完成最北點,夜宿東北角 |
Day 2 | 福隆 → 三貂角 → 宜蘭 → 花蓮 | 160km | 最長一日,東部爬坡與長距離 |
Day 3 | 花蓮 → 台東 | 160km | 太麻里等長爬坡,注意補水 |
Day 4 | 台東 → 鵝鑾鼻 → 恆春 | 140km | 最南點,熱、風大,部分路段無遮蔽 |
Day 5 | 恆春 → 高雄 → 台南 → 七股 | 160km | 完成最西點,轉入平原區 |
Day 6 | 七股 → 彰化 → 苗栗 | 150km | 平坦但須小心西部市區車流 |
Day 7 | 苗栗 → 桃園 → 台北 | 120km | 回到出發點,建議安排慶功聚餐 🎉 |
🔧 適合者:體能良好、有多次環島經驗、使用輕裝或有補給車支援
天數 | 起點 → 終點 | 距離 | 騎乘特色 |
---|---|---|---|
Day 1 | 台北 → 富貴角 → 淡水 → 基隆 | 80km | 悠閒起步,探索北海岸 |
Day 2 | 基隆 → 三貂角 → 宜蘭 | 85km | 最東點達成,沿濱海路線 |
Day 3 | 宜蘭 → 花蓮 | 110km | 東部山海長線,補水點重要 |
Day 4 | 花蓮 → 瑞穗 / 玉里 | 90–100km | 南下進入縱谷,建議提前訂房 |
Day 5 | 玉里 → 台東市區 | 90–100km | 地勢平緩,風景優美 |
Day 6 | 台東 → 鵝鑾鼻 → 恆春 | 120km | 達成最南點 |
Day 7 | 恆春 → 高雄 | 100km | 回到都市區 |
Day 8 | 高雄 → 台南 → 七股 | 80km | 轉入最西點,補給方便 |
Day 9 | 七股 → 雲林 → 苗栗 | 110km | 農村與省道混合路段 |
Day10 | 苗栗 → 桃園 → 台北 | 100km | 完成全程! |
☑️ 優點:日距離適中、行程彈性、能享受風景與美食
Day | 起點 → 終點 | 距離 | 騎乘特色 |
Day 1 | 台北 → 富貴角燈塔 → 三芝/淡水 | 約60km | 抵達台灣最北點,富貴角燈塔打卡,沿北海岸欣賞海景,夜宿三芝或淡水老街附近 |
Day 2 | 三芝/淡水 → 基隆 → 三貂角燈塔 → 礁溪 | 約75km | 騎經九份、鼻頭角,抵達最東點三貂角燈塔,晚上可泡礁溪溫泉放鬆 |
Day 3 | 礁溪 → 羅東 → 蘇澳 → 南方澳 → 東澳 | 約70km | 走濱海路線,經過南方澳漁港與觀景台,海線風景壯麗 |
Day 4 | 東澳 → 和平 → 花蓮市區 | 約90km | 騎乘東部最美海線:清水斷崖與太魯閣進入口,午後可逛東大門夜市 |
Day 5 | 花蓮市 → 豐濱 → 三仙台 → 玉里 | 約100km | 可經石梯坪、三仙台等熱門景點,夜宿玉里享受慢活小鎮 |
Day 6 | 玉里 → 池上 → 關山 → 鹿野 → 台東市 | 約90km | 縱谷稻田美景、伯朗大道拍照打卡 |
Day 7 | 台東市 → 知本 → 太麻里 → 大武 | 約80km | 沿著南迴,路線起伏較大,建議安排午休與補給 |
Day 8 | 大武 → 楓港 → 鵝鑾鼻燈塔 → 墾丁 | 約90km | 抵達台灣最南點鵝鑾鼻燈塔,晚上可逛墾丁大街 |
Day 9 | 墾丁 → 後壁湖 → 恆春 → 車城 | 約60km | 沿海騎乘,放慢節奏享受南國陽光,可順遊海生館 |
Day10 | 車城 → 林邊 → 高雄(旗津/鹽埕) | 約80km | 轉進西部平原,晚上推薦旗津海產、愛河騎行 |
Day11 | 高雄 → 台南 → 國聖埔燈塔(最西點)→ 七股 | 約90km | 抵達台灣最西點,七股鹽山與紅樹林景觀豐富 |
Day12 | 七股 → 北門 → 嘉義布袋 → 雲林口湖 | 約80km | 探索濱海濕地與蚵棚風光,推薦吃海鮮 |
Day13 | 雲林 → 彰化 → 苗栗通霄 | 約90km | 省道與鄉道混合,適合補給與輕鬆騎乘 |
Day14 | 苗栗 → 桃園 → 新北市 → 台北 | 約100km | 返回台北,結束完整四極點環島旅程 🎉 |
✅ 完整造訪四大極點:富貴角(三芝)、三貂角(貢寮)、鵝鑾鼻(恆春)、國聖埔(七股)
✅ 騎程均勻,平均每日60–100公里,適合有拍照、用餐與休息需求的旅人
✅ 可自由加入泡湯、美食、自然景點,兼具旅遊與騎乘樂趣
✅ 若有需要,也可視情況加入搭配「火車」或「支援車」靈活調整每日距離
四極點環島不僅路線長、距離遠,還會經過濱海、山區、城鎮與偏鄉路段,天氣與環境多變。因此行前準備格外重要,裝備齊全與否,將直接影響你整趟騎乘的安全與舒適度。
品項 | 建議內容 | 備註 |
公路車 / 登山車 / 小徑車 | 適合長距離,變速良好、舒適性高 | 建議配備車燈、水壺架、貨架 |
單車安全帽 | 高通風性、輕量、防撞標準合格 | 建議加裝夜間反光貼紙 |
騎行服 | 快乾材質、下有墊褲、防曬袖套 | 兩套可替換 |
騎行手套 | 減震、吸汗、防曬 | 長途必備 |
騎行鞋 / 襪 | 建議卡鞋或舒適運動鞋 | 通風快乾最佳 |
品項 | 建議內容 | 備註 |
雨衣 / 輕薄雨褲 | 防水透氣,騎乘時不阻礙動作 | 必備,尤其是東部多變天氣 |
防曬乳 | SPF50以上 | 每2–3小時補一次 |
頭巾 / 魔術頭巾 | 抗汗、防曬、保暖三合一 | 夜間或高山區實用 |
保暖外套(風衣/羽絨) | 春秋冬騎乘用 | 山區早晚溫差大 |
品項 | 建議內容 | 備註 |
水壺 x2 | 建議一保冰一保溫 | 可用快拆式水壺架 |
鹽錠 / 電解質粉 | 補充體力、防抽筋 | 夏季與山路天氣必備 |
能量棒 / 果膠 | 高熱量即食補給 | 每2小時1條 |
零食 / 急救乾糧 | 堅果、牛肉乾、餅乾等 | 偏鄉沒商店時有幫助 |
品項 | 建議內容 | 備註 |
手機 + 防水袋 | 可下載離線地圖、聯絡用 | 可搭配行動電源掛車包 |
行動電源(10000mAh以上) | 長途續航保障 | 搭配快充線材 |
單車碼表 / GPS錶 | 建議有記錄騎乘距離與高度 | Ex:Bryton、Garmin |
前後車燈 | USB充電式,白前紅後 | 夜騎與隧道必備 |
品項 | 建議內容 | 備註 |
補胎工具(內胎、打氣筒、胎匙) | 至少準備1–2條內胎與攜帶式打氣筒 | 遇爆胎可即時處理 |
萬用工具(含六角板手) | 調整座墊、變速器、煞車等 | 騎前檢查、途中修正 |
反光背心 / LED 閃燈 | 夜騎與隧道穿越使用 | 提升被辨識度 |
鎖車鏈條 | 夜宿時防止偷竊 | 建議攜帶中型鋼索鎖 |
品項 | 建議內容 | 備註 |
護照/身分證件(若含海外段) | 建議影本備份 | 可用防水袋裝 |
現金 + 悠遊卡 | 有些地點無電子支付 | 換零用以應急 |
藥品(個人處方藥、OK繃、肌貼) | 肌肉痠痛、感冒、拉肚子都要備 | 小藥包放隨身包 |
毛巾、小沐浴包 | 夜宿、露營可用 | 可用快乾壓縮巾代替 |
四極點環島比傳統環島更具挑戰性,因為不只繞行台灣一圈,還需深入東、西、南、北四個極點地標,包括富貴角燈塔、三貂角燈塔、鵝鑾鼻燈塔與國聖埔燈塔。根據實際繞道距離統計,總距離約為 1,100 至 1,200 公里,比一般濱海環島約多出 100–150 公里。
若以每日 80–100 公里為標準騎乘距離,多數騎士會安排 10 至 14 天不等的行程。若是進階挑戰者,也有可能在 7 天內完成,但需具備長途耐力與路線掌握能力。
📌 小提醒:每個極點位置都需刻意繞入,需安排「極點進出段」,請務必納入總里程考量中。
根據路線地形、距離與騎乘負荷,四極點環島難度可分為:
等級 | 建議天數 | 騎乘條件 | 特點 |
---|---|---|---|
🟢 基礎休閒級 | 14天以上 | 每日60–80km | 適合第一次騎長途、偏旅遊型 |
🟡 標準挑戰級 | 約10天 | 每日90–120km | 適合完成過一次環島、體能佳者 |
🔴 進階極限級 | 7–8天 | 每日120–160km | 適合多次環島、騎乘經驗豐富者 |
建議每位騎士依照體能狀況與騎乘經驗挑選適合自己的行程安排,並預留1–2天機動時間,以應對天候、車況或身體不適等變數。
四極點環島適合以下幾類族群挑戰:
已完成過傳統環島者
想尋求更具象徵性、挑戰性的進階路線
喜歡地理打卡、目標導向式旅程
喜歡慢旅、深度體驗的旅人
可分段進行,不必一次完成
適合將每個極點變成一段故事與記憶
熱衷記錄的戶外創作者
拍照打卡素材豐富,從海岸、燈塔到濕地、溫泉
四極點是建立「單車履歷」的成就象徵
身心挑戰型戶外愛好者
喜歡與自己對話、享受極限騎乘帶來的專注與放空感
🎯 無論你是「把人生當成冒險地圖」的旅行者,還是渴望用雙腳感受台灣每一吋土地的單車騎士,四極點環島都將是一場值得收藏一生的騎乘體驗。
完成四極點環島,當然要拿個認證來紀念!其實申請認證的流程並不複雜,讓馬修單車來告訴你該準備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