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Bike models, Blog
台灣腳踏車品牌

由於工業排放溫室氣體與畜牧業環境造成全球暖化問題嚴重,各國政府紛紛投入改善我們居住的環境,創造新世代綠能環保的環境,希望讓生活環境降低負擔。因此台灣中央與地方政府響應,老舊機車汰舊換新,鼓勵人民購買對環境友善低碳排放的電動機車、電動輔助自行車與電動自行車補助政策。

為什麼選擇台灣腳踏車品牌?

在全球自行車市場中,「台灣製造」(MIT,Made in Taiwan)早已成為品質與性能的代名詞。無論你是追求競賽表現的進階騎士,還是剛入門的新手車友,選擇台灣腳踏車品牌,不只是支持本土產業,更是一種聰明的投資。以下是幾個讓你值得選擇台灣腳踏車品牌的關鍵理由:

以單車租賃為主的腳踏車店:馬修單車

1. 全球腳踏車出口大國,品牌實力有目共睹

台灣早在1980年代就已是全球最大腳踏車代工基地之一,並逐漸轉型為品牌輸出國。以捷安特(GIANT)美利達(MERIDA)為例,這兩大台灣品牌不僅佔據歐美高階市場份額,更是多支職業車隊指定使用的品牌。這些品牌在國際舞台上屢屢獲獎,證明台灣在自行車產業的硬實力。

📌 根據經濟部資料,台灣每年出口超過數百萬輛自行車,銷往全球超過140個國家。

2. 製造技術成熟、供應鏈完整

台灣擁有完善的自行車零件供應鏈,從車架、變速系統、剎車組件到車燈、碼表,幾乎都能在本地完成生產與組裝。這樣的產業聚落效應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也讓品牌更能掌握品質控制與創新研發的節奏。

此外,許多全球知名高階品牌(如 Trek、Specialized)其實也長期委由台灣工廠代工,這表示你即使選擇台灣本地品牌,也能享受到國際等級的製造水準。

3. MIT品牌保固完善、售後維修更安心

與國際品牌相比,MIT品牌在保固與售後服務上擁有明顯優勢。你可以輕鬆在全台找到品牌經銷門市授權維修中心,享有快速零件更換與技師檢修,不必等待漫長的海外處理流程。

尤其對於初次購車的新手或需要長期使用的車友來說,這樣的在地服務能夠大幅降低維修壓力與時間成本。

4. 支持本土產業,實踐環保與永續理念

選擇台灣品牌,不只是對產業發展的支持,更是一種對環境友善的選擇。MIT品牌在製程上日益重視環保標準,許多車廠導入節能設備、再生材料,並減少運輸碳足跡。與其購買海外進口品牌所需的長距離運輸,不如選擇本地生產的優質產品,實踐永續生活方式。

無論你重視性能、價格、維修便利性還是產業理念,台灣腳踏車品牌都能提供兼具品質與信賴感的選擇。接下來我們將介紹10個最受好評的 MIT 自行車品牌,協助你找到最適合的車款與風格。

台灣腳踏車品牌推薦TOP10

台灣擁有眾多優秀的自行車品牌,從全球知名的捷安特、美利達,到主打摺疊車、電輔車或高階定製市場的新興品牌,涵蓋不同用途與預算等級。以下是經市場口碑與產品實力評選出的 TOP10 台灣腳踏車品牌,每個品牌皆附有特色介紹與適合族群建議。

台灣腳踏車品牌Top1: 捷安特

品牌特色

成立於1972年的捷安特,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車品牌之一。憑藉完整的產品線、穩定品質與創新研發,捷安特從台灣起家,行銷全球超過 50 國,成為世界級代名詞。品牌提供從入門車、電輔車到碳纖維競賽車款,並積極推動女性車款與專屬幾何設計。其廣泛的實體門市與售後服務體系,也是新手車友信賴的主要原因。

此外,捷安特積極投入企業社會責任,以「Cycling for a Better Future 騎向淨好未來」為主軸推動永續經營,其品牌價值在2023年台灣國際品牌中高居第六位,達到 7.9 億美元,並持續在國際永續評比中名列前茅。

捷安特的成功,根植於其從OEM代工時期積累的深厚製造實力,並憑藉著對市場的敏銳洞察與持續的研發投入,成功轉型為全球知名的自有品牌。

其完整的產品線,從入門級的休閒車款到環法賽事等級的專業競賽車,乃至於近年來大力發展的電動輔助自行車,都體現了捷安特在技術與市場策略上的領先地位。遍佈全球的銷售與服務網絡,更是確保了消費者能夠獲得即時且完善的支援。

目標客群與價格區間 (Target Audience and Price Range)

捷安特的產品定位涵蓋從初學者到職業級選手的廣大客群。其價格帶也相當寬廣,從相對親民的 Momentum 城市休閒車款,到中高價位的 TCR Advanced 系列(如TCR Advanced 3 KOM參考售價約NT$49,800 ),乃至於頂級的 TCR Advanced SL系列或 CADEX 產品(Propel系列價格可從約 NT$102,000 至 NT$400,000 )。

旅行車與礫石車比較:Road Bike vs Touring bike

2. Froging Touring Bike(蛙不停旅行車)|在地開發的多功能旅行車品牌

品牌特色

Froging Touring Bike(蛙不停旅行車)是來自台灣旅行車專業品牌,由熱愛戶外與自助單車旅行的溫靖宇創立。品牌名稱「Froging」結合了英文 frog(青蛙)與 touring(旅行),象徵輕快、靈活、不停歇的探索精神。

Froging 專注於多功能鋼管旅行車冒險車款(Adventure Bike)的開發,強調載物能力、舒適幾何與長途耐用性,部分車款支援全貨架、擋泥板與多點瓶架安裝。設計上融合 Gravel、Hybrid 與 City Touring 的特性,特別適合單人環島、露營騎行與日常通勤等多用途情境。

品牌以「從使用者出發」為核心理念,推出多款台灣設計、在地測試的車架平台,並提供實用的配置方案與客製化選項,逐漸在台灣長途與機能型騎士圈中累積口碑。

目標客群與價格區間 (Target Audience and Price Range)

適合注重旅行實用性、日常通勤與裝備擴充性的多功能車愛好者。鋼管整車售價約 NT$45,000–NT$80,000,依照變速系統與配件搭配略有差異。亦提供加購貨架、包袋系統與旅行裝備諮詢服務。

公路車租借:台灣腳踏車品牌 - 雲豹不銹鋼礫石公路車

品牌特色

台灣雲豹 (Rikulau) 是一家充滿理想性的台灣自行車製造商,專注於獨特的車架設計,並充分發揮台灣精湛的工藝技術與勞動力優勢 。相較於大規模量產的品牌,Rikulau更像是一家精品工坊,以其在特殊金屬材質車架(如英國雷諾鋼管,包括931不鏽鋼等級,以及3Al/2.5V、6Al/4V等不同等級的鈦合金)的客製化與手工打造聞名。

品牌名稱「Rikulau」源自台灣特有的雲豹,象徵著品牌所追求的隱匿、速度與敏捷特質 。Rikulau的產品已行銷至亞洲、美國及澳洲等地 。   

Rikulau的存在,代表了台灣自行車產業中,除了主流的碳纖維競賽車款外,對於經典材質與個性化需求的重視。他們為那些不滿足於制式規格,追求獨特騎乘感受與傳世工藝的騎士,提供了另一種高品質的選擇。

適合族群:喜愛長途旅行的騎士、鈦合金愛好者、重視手工細節與永久收藏價值的進階車主。

目標客群與價格區間 (Target Audience and Price Range)

Rikulau的目標客群是那些追求獨特騎乘體驗、欣賞金屬材質美感與工藝價值,並且願意為客製化或半客製化服務支付較高價格的騎士。其產品價格定位在中高階至頂級市場,例如2006年的Phoenix車款新車價超過6000美元 ,而Master鈦合金車架組(含Easton前叉)的價格約在2400至3200美元之間 。

4. Trigon|全球碳纖維車架代工菁英品牌

品牌特色

Trigon 是台灣碳纖維車架代工的重要品牌,過去曾為多個世界知名品牌製造高階車架,並於2000年代自創品牌進軍競賽市場。品牌以高剛性碳纖維材質、空力造型與專業賽事設計聞名,車架均於台灣自廠生產,品質精密、造型流線。

Trigon 強調結構剛性與踩踏效率,廣泛應用於公路競賽、三鐵與場地車領域,是升級玩家與比賽族愛用的 MIT 高性能代表。

目標客群與價格區間 (Target Audience and Price Range)

適合高階競速騎士與改裝升級玩家。車架組售價約 NT$75,000 起,全車組裝含碳輪與高端變速系統可達 NT$150,000 以上。

品牌特色

創立於1972年的美利達,是台灣自行車產業的代表品牌之一,與捷安特並稱雙雄。品牌以「提升MIT形象」為初衷,並將研發中心設於德國,導入歐洲設計理念與技術。美利達不僅專注高品質產品,也積極贊助世界級職業車隊(如 Team Bahrain Victorious),強化品牌在賽事中的專業形象與能見度。

除了經營自有品牌,美利達同時是全球重要的 OEM/ODM 製造商,曾為多個國際品牌代工,並持有 Specialized 部分股份。儘管在部分市場策略有所調整,美利達仍憑藉強大製造實力與品牌力,在全球取得亮眼成績,2023年品牌價值達 4.94 億美元,位列台灣國際品牌第12名。

目標客群與價格區間 (Target Audience and Price Range)

美利達產品涵蓋從入門級休閒騎士到競賽選手,如 Ride 系列適合日常使用,Scultura 與 Reacto 為高性能公路車款。中高階碳纖車(如 Scultura Endurance 5000)價格約 NT$75,000 起,旗艦級 Reacto Team-E 定價可達 NT$200,000 以上。

品牌特色

BESV 是台灣專注於電動輔助自行車(e-bike)領域的創新品牌,隸屬於達方電子集團。結合 AI 智慧控制、人因工學與簡約設計,BESV 車款屢獲德國 iF、Red Dot 設計大獎肯定,並以高續航、流線造型與智慧功能著稱。

BESV 的電控系統自主研發,並整合 App、顯示儀錶與電池管理,提供完整騎乘體驗。其產品已行銷歐美與日本市場,是代表台灣電輔技術實力的旗艦品牌。

目標客群與價格區間 (Target Audience and Price Range)

適合通勤族、都會族群、長距使用者與銀髮族。主打車款如 PSF1(摺疊電輔車)約 NT$59,800,城市通勤款 CF1 約 NT$79,800,旗艦級 TRB1 Adventure 山地電輔車售價可達 NT$129,000 以上。

品牌特色

Tern 創立於2011年,由原 Dahon 創辦人家族成員創立,主打高品質摺疊車與都會機動交通解決方案。品牌名稱取自候鳥「燕鷗」,象徵靈活、跨界與永續理念。

Tern 車架設計穩固、收納便捷,適合與捷運、公車、火車等交通工具搭配使用。旗下 Vektron 系列結合 Bosch 電輔系統,是城市智慧交通的代表作。Tern 亦致力推動 Cargo Bike(載物車)文化,如 GSD、HSD 系列為全球家庭用車市場注入創新動能。

目標客群與價格區間 (Target Audience and Price Range)

適合城市通勤族、空間有限的騎士與家庭騎行族群。基本款 Link 系列售價約 NT$29,800 起,GSD Cargo Bike 約 NT$139,000,電輔系列如 Vektron Q9 約 NT$109,800。

品牌特色

Pacific Cycles 創立於1980年,為台灣摺疊車與特殊車架開發的先驅品牌,強調設計創新與結構突破。旗下經典車款包括 Birdy(全避震摺疊車)、CarryMe(極輕量微型車)與 Reach(公路幾何小徑車),均受到歐洲與日本市場肯定。

Pacific 擁有完整的開發中心與自有工廠,支援原型設計、模具開發與國際代工,並長期與設計師合作推出限量藝術車款,是 MIT 創新精神的代表品牌之一。

目標客群與價格區間 (Target Audience and Price Range)

適合旅遊玩家、空間考量騎士與設計控。Birdy 系列售價約 NT$65,000 起,高階 GT 或 Rohloff 版本逾 NT$130,000。CarryMe 僅重8.4公斤,價格約 NT$28,000。

品牌特色

卜赫馬 (Performer) 是一家活躍於台灣市場的本土自行車品牌,以提供高性價比的入門級公路車著稱 。相較於前述幾個國際知名大廠或專精特定領域的品牌,卜赫馬更側重於滿足初階及進階騎士對於可靠性能與合理價格的需求。在眾多台灣腳踏車品牌中,卜赫馬為預算有限但又希望獲得良好騎乘體驗的消費者,提供了一個務實的選擇。

卜赫馬的市場定位,使其在推廣公路車運動、降低入門門檻方面扮演了積極角色。對於許多初次接觸公路騎行的人來說,卜赫馬的產品往往是他們的第一輛「夥伴」。

適合族群:三鐵選手、性能騎士、小眾風格愛好者、有預算考量的進階玩家。

目標客群與價格區間 (Target Audience and Price Range)

卜赫馬的主要目標客群是公路自行車的初學者以及尋求高性價比的進階騎士。其產品價格定位應在入門至中階範圍,如COMP PRO車款的價格所示範 。

品牌特色

KHS 成立於1972年,是台灣歷史悠久的自行車品牌之一,1974年於美國設立分公司,產品行銷全球超過30國。

品牌主打價格實惠、品質穩定,產品線涵蓋登山車、公路車、旅行車、協力車、BMX、礫石車與電動輔助車,並擁有多個零配件子品牌(如 Q2、Ultracycle)。

功學社的董事長謝正寬先生,在台灣自行車界被尊稱為「單車校長」,長期致力於推廣自行車運動與騎乘文化,著有多本自行車相關書籍,深受車友推崇 。這也為KHS品牌注入了深厚的人文關懷與社群連結。KHS的經營哲學強調製造商、顧客與供應商三方之間「鐵三角」的夥伴關係,共同打造受人尊敬的自行車企業 。

適合族群:登山車玩家、休閒騎士、重視耐用性與騎乘舒適性的旅遊族、通勤族。

目標客群與價格區間 (Target Audience and Price Range)

KHS的目標客群廣泛,從休閒騎士、通勤族到有特定需求的運動愛好者,都可以在其產品線中找到合適的選擇。其產品價格定位多在入門至中階市場,強調提供物有所值的自行車 。

MIT腳踏車選購指南|5大選購重點不可忽略

選購一台適合自己的台灣腳踏車品牌車款,不僅是預算考量,更涉及騎乘習慣、用途場景與後續維修便利性。以下是挑選 MIT 腳踏車時不可忽略的五大關鍵:

認識台灣腳踏車品牌 - 從馬修單車開始

1. 明確你的騎乘用途

不同用途會影響車種選擇:

  • 通勤用途:建議選擇摺疊車(如 Tern、Pacific)或城市車(如 Giant)

  • 登山越野:建議選擇具有避震功能的登山車(如 Merida、KHS)

  • 長途旅遊:推薦鈦合金或鋁合金耐力型車款(如 Rikulau、Froging)

  • 競賽/訓練:優先考慮碳纖維公路車(如 Giant、Trigon、Performer)

2. 預算與升級空間的考量

  • 2萬元以下:可入手入門鋁合金車款,適合短距離代步

  • 2–5萬元:多數品牌中階車款區間,適合進階使用或旅遊需求

  • 5萬元以上:建議選擇碳纖、公路競賽、客製化等高性能車款

  • 記得預留升級空間,如換輪組、碼表、車燈、座墊等周邊設備

3. 材質與重量的取捨

  • 鋁合金:重量適中、價格實惠,是大多數入門車選擇

  • 碳纖維:輕量化、避震好,但價格高,適合追求效能者

  • 鈦合金/不鏽鋼:高韌性、不怕鏽蝕、終身收藏等級,但價格偏高

4. 試騎體驗與尺寸選擇

  • 每個品牌的車架幾何略有不同,建議實地試騎感受差異

  • 根據身高選擇適合的車架尺寸(XS / S / M / L / XL)

  • 客製品牌(如 Volando、Rikulau)可依身形調整幾何參數

5. 保固服務與維修便利性

  • 大品牌如 Giant、Merida 全台維修據點密集,售後完善

  • 客製品牌則需留意維修時間與聯絡窗口

  • 購買前詢問:保固年限、可更換項目、轉售保值性等

哪裡可以買到台灣腳踏車品牌?|線上通路與實體門市推薦

台灣的自行車品牌擁有完善的銷售與服務體系,無論你偏好線上選購或親自試騎,都有多元管道可供選擇:

1. 品牌官網與授權門市

Giant、Merida、BESV 等主流品牌均設有品牌旗艦店或全台授權經銷門市,可提供試乘、維修、升級與客製化諮詢,建議前往門市選車,確認車架尺寸與騎乘感。

延伸閱讀:腳踏車店選擇 5 大攻略|挑對單車夥伴就看這些關鍵

2. 線上購物平台

如 PChome、momo、蝦皮、博客來等電商平台,常有品牌車款上架販售,適合熟悉車型或有特定目標的消費者。下單前仍建議查詢「門市是否提供組裝與交車服務」,以免影響使用安全。

3. 車展與品牌快閃活動

每年固定舉辦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Taipei Cycle Show)是認識新品與洽詢折扣的好時機,部分品牌也會於戶外活動或門市週年慶推出限定快閃優惠,值得關注。

總結與選購建議|找到最適合你的台灣品牌

台灣的自行車品牌就像寶藏一樣,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專長與靈魂。從捷安特、美利達這樣的國際龍頭,到專注科技與摺疊設計的 BESV、Tern,也有如 Trigon、RIKULAU 這些重視手工與性能的精品品牌,每一種選擇背後,都代表著你對生活風格與騎乘體驗的重視。

作為在地的單車服務品牌,我們 馬修單車 MathewBike 深知「選對一台車」的重要。這不只是騎起來順不順、帥不帥,更關乎你能不能持續享受騎乘、探索、移動的樂趣。我們每天都有幾十位來試騎與諮詢,剛踏入自行車運動的車友們交流,最常聽到的問題是:『我該買哪一種?』、『要花多少才夠用?』——而這些問題,其實都有答案,只要你願意從用途與習慣出發。

  • 若你重視 穩定品質與服務網絡,可選 Giant 或 Merida。

  • 想追求 科技電輔車體驗,可選 BESV。

  • 偏好 摺疊機動與城市通勤,可參考 Tern 或 Pacific。

  • 追求 高性能碳纖或客製化車架,建議考慮 Volando、Trigon、Performer。

  • 注重 人文風格與旅行耐用性,則可選 KHS 或 RIKULAU。

在選購過程中,建議多參與試乘、多與店家溝通,並根據自己的用途與預算選擇最合適的品牌。MIT 腳踏車,值得你親身體驗。

Top 1 台北自行車租借店家:馬修單車,專業單車出租與銷售台灣腳踏車品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